
“產城融合”? 產業園區與城市怎樣融合?
發布時間:2022-09-21 14:41:43
“產城融合”這個新的行業詞語到底描述了一種什麼樣的城市鏡像? “產城融合”到底是產業園區與城市怎樣的“融合”?
第一階段:生產聚集
由于資金、建設和管理經驗等缺乏,大部分的產業園區都存在基礎建設落后和不完善等問題,僅通過廉價的土地、勞動力成本和國家優惠政策吸引產業入駐產業園區,成為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特定區域,單某種程度上來說,只能算是生產聚集地。
第二階段:產業主導
有了生產的集聚,隨之而來的是人的生活和園區有一定的結合,隨著中國對外開放和引進外資的風潮涌起,產業園區依靠降低土地成本吸引外資、技術和企業的策略造成了粗放的土地利用方式。
開發區規模不斷擴大也從另一方面刺激產業園區向新城快速發展轉型,但由于此時產業園區仍以產業建設為主,大部分都是外來務工人員,產業園區的交通和對外的聯繫都緊密,和城市之間的來往還是不緊密。
第三階段:產業完善
這一階段,雖然產業園區仍然比較關注產業發展,產業的完善也伴隨著園區功能的不斷完善,產業園區配套也相應的滿足企業到就業人員生活娛樂配套設施需要,依賴城市中心附近的需求有一定增加。
第四階段:產城融合
國家對產業園區開發的重心向提質增效、轉型升級方向轉變,對開發區數量進行適度控制。產業園區開發過程中更注重新興產業,強化產業園區創新及轉化功能。產業新城則是產業園區的高級形態,更注重產業與城市的并行發展,以實現產城融合的一體化發展。
跟“城市變遷”“人類文明史”發展過程一樣,乍一看很簡單,但事實融合的過程至少需要十年、二十年、甚至更久。那到底什麼是產、什麼是城、吸引怎麼樣的人來?大多數的產業園區還只是停留在概念上;
另外,規劃上沒有留足對應城市功能和產業升級需求,運營方面沒有一定的定力和決心,這就造成了企業很難有所謂的標桿項目。
轉自:增長集產發集團整理:地產下半場運營